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质量不好,其实就是没有管理好之一:质量问题频发看起来是“事”没做好
更新时间:2022-12-28 09:03:34点击次数:648次
质量不好,其实就是没有管理好之一:质量问题频发看起来是“事”没做好
产品质量不好,看起来是“事”没做好。理由不外乎是,要么那个工序员工没做好,要么是工程师把规格搞错了,要么是供应商的问题,或者是变更管理失控导致的等等。
简而言之,是“事”没做好,就事论事就好了;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质量问题,就停留在“就事论事”上,把错误的事情纠正过来,处理掉就好了。
没有多问几个“why”, 也没有进一步的检讨反思,甚至很多时候连个记录都没有,一年下来,“Everything is good ”.
质量=标准+标准的执行
标准有产品标准,背后是员工作业与设备操作标准,工艺标准等一系列5M1E子标准;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要么是标准出了问题,要么是标准的执行出了问题,要么是二者皆有。
没有事前的“确认”,事中的“管控”,事后的“把关”与检讨,我们的员工技能会停留在“差不多”的状态,我们的管理者停留在过往经验的路径依赖,经理人能力很难有精进与突破,而没有这个前提,组织持续做好这款产品的能力无从谈起;推而广之,如果每款产品都停滞于此,企业也就止步不前,而商业环境如逆水行舟,企业衰退是必然,只是个时间问题。
质量=样品+样品的精准复制
很多时候,我们不少公司在产品研发设计端,都埋下了很多先天的不足与地雷,在新产品立项时,市场与研发脱节;在新产品导入时,研发与量产脱节;而产品从“0”到“1”,或者从1.0 到1.x, 都会有一系列的改进与变更,任何变更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关键节点的验证缺失,都会导致样品没有真正的代表性,量产难于精确复制。
差错率与变异成了制程的痛,很多时候的返工返修,报废,以及延伸的货期延误,紧急空运以及制造成本失控都是其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