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选择检验工具吗?
我们知道,对于检验一个小零件,测量其外径尺寸就有7种不同的量仪可以选择:
1.面板法测量,使用“V”型铁和标杆表;
2.使用显微镜;
3.专用量仪;
4.卡规;
5.可调节装置的长条形内径或外径规;
6.手持式环形垫或气动量仪;
7.零件处理全自动系统。
确切的说,还有更多可用的测量方法,在这些诸多量仪,价格从高到低差距就很大。另外,在精度、对检验人员的影响、测量能力、数据输出等各方面又有不同,于是我们迷惑了。到底如何选择?怎么选择?
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量仪,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测量任务的功能需求,然后选择能够满足这些硬性要求的量仪。
确定功能需求要考虑因素,大致可参考如下 :
1.被测工件的特征、类型
它是平的、圆的、还是其它类型?是测内径还是外径?位置容易接触吗?紧邻他的是凸台、还是一个孔、还是一个窄槽?
2.精度
工件的公差与量仪分辨率精度和重复性之间应有一人合理的关系(通常是10:1),统计学GR&R测试需要20:1,这些,你的量仪的精度和你被测工件的公差是否合适?
3.测试费用
随着量仪精度的增加,费用会急剧增加。为了接近公差,在建立测量操作之前,你需验证你是否有必要选择费用很高的量仪。
4.时间和产能
固定、专用的量仪是否比灵活、多用途的更经济。这得看你的产能是批量还是多种单件。你还需要考虑在生产周期中哪种量仪真正帮你节约测量者的时间。
5.使用简单、容易上手
特别是工厂里的量仪,你应去降低检验人员的技能要求和检验员可能的影响。
6.维护费用
量仪保养还是扔掉,多长时间保养一次?谁去保养?经过长时间的运作,会损失精度,需要你采取一些措施确保精度。
7.零件的清洁
你在测量过程中,零件是脏的还是干净的?这也许会影响实验条件、保养精度和水准。选择的量仪是否能够在你的测量环境下正常使用。或者你是否使用气动量仪,它有自我清洁功能。
8.环境测量
量仪容易受到灰尘、振动、温度变化的影响,你选择的量仪会受到这些影响吗?
9.工件处理
零件检测之后怎么办呢?不合格零件是报废还是返工?有没有一系列必要条件?
10.工具材料和精加工质量
零件是否可以被压缩?是否容易刮伤?很多的标准量仪是可以通过改装来避免这些影响。你有关注过这个注意点吗?
11.制造工艺
机器或工具挤压一次零件的精加工表面,都会使零件变得不规则,你选择量仪是否会考虑到这些?
12.经费
你选择的量仪价位多少?你的预算是多少?
当你着手一个检验任务,需要确认到底选择什么样的量时,上面这些所有因素都很重要,他们能够尽可能多的帮你做界定,将您选择的范围缩小,方便最终的选择。
- 上一篇:轴承质量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无心磨削的主要质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