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
我们知道,声波是一种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机械波。声波按频率可分为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
声波频率在16Hz-20Hz之间,是能为人耳所闻的机械波;次声波就是频率低于16Hz的机械波,而超声 则是频率高于20Hz的机械波。
超声波的特性是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它最显著的特性是方向性好,且在液体、固体中衰减小,穿透本领大,碰到介质分界面会产生明显的反射和折射,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中。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超声波通常有纵波、横波及表面波,他们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弹性常数及介质密谋。气体和液体中只能传播纵波,气体中声速为344m/s液体中声速为900-1900m/s。在固体中,纵波、横波和表面波三者的声速成一定关系。通常可认为横波声速为纵波声速的一半,表面波声速为横波声速的90%。
超声波在中传播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能量逐渐衰减。能量的衰减决定于超声波的扩散、散射和吸收。
以超声波作为检测手段,能产生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完成这种功能的装置就是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其性能指标主要为以下指标:
1.工作频率
工作频率就是压电晶片的共振频率。当加到它两端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和晶片的共振频率相等时,输出的能量为最大,灵敏度也最高。
2.工作温度
由于压电材料的居里点一般比较高,特别是诊断用超声波探头使用功率较小,所以工作温度比较低,可以长时间地工作而不产生失效。医疗用的超声探头的温度比较高,需要单独的制冷设备。
3.灵敏度
主要取决于制造晶片本身。机电耦合系数大,灵敏度高;反之,灵敏度低。
下面介绍下常用的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压电式超导体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原理来工作的。常用的敏感元件材料主要有压电晶体和压电陶瓷。
根据正、逆压电效应的不同,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分为发生器(发射探头)和接收器(接收探头)两种,根据结构和使用的波型不同可分为直探头、表面波探头、兰姆波探头、可变角探头、双晶探头、聚焦探头、水浸探头、喷水探头和专用探头等。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是利用逆压电效应的原理将高频电振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等于压电材料的固有频率时会产生共振,此时产生的超声波最强。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要以产生几十赫到几十兆赫的高频超声波,其声强可达几十瓦每平方厘米。
压电式超声波接收器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当超声波作用到压电晶片上引起晶片伸缩,在晶片的两个表面上便产生极性相反的电荷,这些电荷被转换成电压经放大后送到测量电路,最后记录或显示出来。压电式超声波接收器的结构和超声波发生器基本相同,有时就用同一个传感器兼作发生器和接收器两种用途。
典型的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结构主要由压电晶片、吸收块(阻尼块)、保护膜等组成。压电晶片多为圆板形,超声波频率与其厚度成反比。压电晶片的两面镀有银层,作为导电的极板,底面接地,上面接至引出线。为了避免传感器与被测件直接接触而磨损压电晶片,在压电晶片下粘合一层保护膜。吸收块的作用是降低压电晶片的机械品质,吸收超声波的能量。
- 上一篇:让您了解大数据的一些专有名词
- 下一篇:对螺纹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