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一起学习使用内径千分尺
内径千分尺是根据螺旋副传动原理进行计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主要由微分头、测量触头和各种接长杆组成。成套的内径千分尺配有调整量具,用于校对微分头零位。
微分头结构:主要有测头、锁紧螺钉、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微螺杆等组成,示值范围一般有:13mm、25mm、50mm,测量下限50mm、75mm、100mm、150mm等,分度值为0.01mm。
接长杆结构:测量头和芯杆等
测量触头:调整量具(卡板)
内径千分尺其主要适用于机械加工中测量IT10或低于IT10级的工件的孔径、槽宽及两端面距离等内尺寸。
在使用内径千分尺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之前要首先观察千分尺有无合格证并是否在合格有效期之内。观察外观有无影响测量的缺陷,擦干净测量触头、卡板(调整量具)、测头。转动微分筒检查其是否转动灵活及接长杆中的芯杆活动情况,锁紧装置是否止动可靠;
2. 用校对卡板校对微分头零位,且用力均匀,如果有影响到测量匠误差,不要自行调整,及时送计量室检定;
3. 接长杆正确拼接方法:需要联结接长杆时,尽可能选用最少量的接长杆来组成所需要的尺寸,减少累计误差。同时使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微分头联结。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联接完后反复检查连接否完全拧紧;
4. 接下来测量工件孔径时,要先使内径尺和工件严格等温,防止以上过程手的热量直接传到内径千分尺上。
5. 测量完成后,内径千分尺应垫平放置或垂直吊挂,以免尺体变形。不可斜靠或两端搁置中间悬空。工作完毕用汽油擦干净放入盒中。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方法:
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承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摆动,找出最小尺寸。此调整需反复几次进行,最后旋紧螺钉,取出内径千分尺并计数。测量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时,应沿多方向摆动千分尺,取其最小尺寸为测量结果。
在测量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测量时,必须注意温度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避免测量过程时间过长和用手在面积接触内径千分尺。尤其是大尺寸测量时,尤其是大尺寸测量时要特别注意。
2. 由于内径千分尺没有测力装置,要掌握好测力的大小。要刚好接触到被测表面,避免旋转力过大损坏千分尺或造成很大误差。
3.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时,被测表面必须擦拭干净,同时每一截面至少要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深孔要适当增加截面数量。
4.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考虑内径千分尺修理量的使用。
5. 正确读数,要正视量具读数装置,不能斜视。
6. 避免高温和阳光直接辐射,经常维护,应防磁、防锈、非计量人员严禁拆卸或调整量具。
7. 对于较大尺寸测量,测量时应在全长尺寸两端的0.211L处安装支承,这样可以使千分尺的变形量最小,以减小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