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O如何影响低熔点硼硅酸盐玻璃的性能?
R2O如何影响低熔点硼硅酸盐玻璃的性能?
硼硅酸盐玻璃体系本身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水性和机械性能,还具有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本文设计了一种高碱硼硅酸盐玻璃系统,研究高碱状态下碱金属氧化物比例关系对低熔点玻璃的膨胀系数、化学稳定性和转变温度Tg、软化温度Tf的影响,从而探讨系统组成与性能的关系。
实 验 过 程
依据设计的玻璃成分进行原料配料计算,称量混合、研磨均匀。每份混合料100g,将其放入200ml陶瓷坩埚内,加上盖子,混合料加热到1350~1400℃,保温1h后,浇铸成型,380~420℃进行退火处理,之后进行性能测试,即膨胀系数、玻璃转变点Tg和软化点Tf及耐酸、耐碱性能。
性 能 测 试01
Li2O/Na2O比例与玻璃性能的关系
保持碱金属氧化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固定K2O含量,调整Li2O/Na2O比例。玻璃R2O总量及K2O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Li2O/Na2O比例的增大,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逐步减小,酸性失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碱性失重变化不大,玻璃的转变温度Tg、软化温度Tf呈现较大的下降,其中转变温度Tg下降12.84℃,软化温度Tf下降21.59℃。因为在同样比例的情况下,采用小半径离子取代大半径离子,起到填充大离子空隙的作用,使结构变得紧密。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是与碱金属离子的迁移有关的性能。由于Li+的增多弥补了在玻璃网络结构中的疏松状况,因此,使得膨胀系数变小。
在保持碱金属氧化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固定碱金属氧化物Na2O的含量,改变Li2O/K2O比例,考察玻璃体系性能的变化情况。
在玻璃R2O总量及Na2O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用Li20取代K2O,则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逐步降低,酸性失重逐步减少,碱性失重小幅度下降,而转变温度Tg、软化温度Tf也依次降低。
Li-K的热膨胀系数比Li-Na的热膨胀系数还要大。Li+在玻璃网络结构中的位置被取代后,由于K+离子半径最大,场强最小,K-O的键力弱,故K+取代Li+要比Na+取代Li+所占的空隙大,结构更疏松,因此K+取代Li+的玻璃热膨胀系数比Na+取代Li+的玻璃热膨胀系数要大。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也是与碱金属离子的迁移有关的性能。Li+取代Na+或K+,使得玻璃的网络结构变得更加紧密,所以化学稳定性变好。
Al3+有6配位和4配位两种配位状态。在含碱的硼硅酸盐玻璃中,Al3+的配位数会由6配位向4配位进行转化。在硼硅酸盐玻璃中,由于网络形成体B2O3的存在,而B3+有3配位和4配位两种配位状态。在碱金属氧化物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使铝和硼全部转化为4配位,铝和硼都要“夺取”氧。在Al2O3和B2O3中,两者的结构状态主要取决于φ=(R2O-Al2O3)/B2O3的值,当φ>1时,以[AlO4]和[BO4]四面体存在;当1>φ>1/3时,以[AlO4]、[BO4]和[BO3]存在。本实验中φ>1,可以认为B3+、Al3+以[AlO4]和[BO4]四面体存在。
本实验中玻璃的网络结构和配位关系没有太大的变化。一方面,碱离子主要破坏玻璃的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成分的调整对碱失重影响很小,表明玻璃的结构几乎没有受到影响,玻璃系统配比在结构上也没有太大差别;另一方面,玻璃的酸失重、Tg、Tf及膨胀系数与离子的“堆积”和“迁移”性质相关,玻璃成分的调整对上述性能没有出现反常现象,可一定程度说明碱性氧化物的变化对配位结构没有影响,只是碱性离子堆积程度变化对迁移性能产生影响。
结 论
1、在R2O-Al2O3-B2O3-SiO2-TiO2-F玻璃系统中,R2O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固定K2O和Na2O含量,调节Li2O/Na2O和Li2O/K2O的比例,随着Li2O含量的提高,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酸性失重和转变温度Tg、软化温度Tf均有所降低,碱性氧化物成分的调节对玻璃的碱性失重影响很小。
2、高Na2O状态下,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酸性失重和转变温度Tg、软化温度Tf的数值比高K2O状态下大。
3、调节碱金属氧化物组成比例可使玻璃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碳化硅微粉除杂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金刚石微粉粒径怎么影响PDC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