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汇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热门关键词:
洛阳汇智测控 ·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质量管理部,如何避免变成质量处理部?

更新时间:2024-07-09 10:03:53点击次数:1350次
质量管理部,如何避免变成质量处理部? 我们都知道,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满足顾客需求,这里指的顾客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企业外的用户顾客,另一方面为企业内的相关部门。在新时期的质量管理要求中,质量管理部门已经从一个监督部门转变为了服务部门,质量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品质方面,还要包括管理水平、流程的执行程度和企业内部工艺纪律等方面。 一、质量,作为服务的职能 如何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呢? 这里分两方面来探讨...

质量管理部,如何避免变成质量处理部?

我们都知道,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满足顾客需求,这里指的顾客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企业外的用户顾客,另一方面为企业内的相关部门。在新时期的质量管理要求中,质量管理部门已经从一个监督部门转变为了服务部门,质量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品质方面,还要包括管理水平、流程的执行程度和企业内部工艺纪律等方面。

一、质量,作为服务的职能

如何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呢?

这里分两方面来探讨:一种情况是自身发现不了问题,另一种情况是自身解决不了问题。

 

第一种情况,指需要的服务就是质量本身的监督检查功能。第二种情况,相对复杂,可分为资源、方法和能力问题。

1、资源问题。

质量解决不了,所谓的服务是验证一下资源是否不足,提供第三方证据,但不能做资源配置的决定。

2、方法问题。

质量可以提供顾问服务,其效果取决于执行单位的最终行动方案和执行力。

3、能力问题。

质量能解决其他部门能力不足的问题吗?能提供什么服务?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服务作为一种工作风格在质量部门推广,但不能作为一项任务。质量可以提供服务,服务的内容就是质量管理。

质量的基本角色是法官,法官可以提供司法咨询,普法教育,依法判决,但不能提供辩护服务,更不能负责不发生违法事件。

这是一个思路,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及基本立场,是为了更好的团队合作,而不是建立部门之间的隔阂。

就像质量部门要让他人知道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但是质量部门不能用它来解释为什么要存在质量部门的问题一样。

大家还是认为质量是为生产服务的,但质量是为品牌服务,为客户服务,监督产品表现,发现问题,验证结果的。

更主要的是让相关部门认识到质量是他们工作的结果,不是质量部门的工作内容,质量是管理,不是处理。

质量文化就是让做事的人对结果负责。我们可以说让质量部判断、调查、收集数据。但不能让其解决所谓的质量问题。

财务部负责与财务相关的管理工作,要其制定有效的营销计划,市场策略,生产成本的降低,质量成本的控制。

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岗位,一个人是单一角色的。甚至在同一情景下,都要随着沟通的深入不停的转换角色。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讲,质量及质量管理都是非增值活动,其服务的对象是谁?其提供的产品是什么?

 

质量管理提供的产品是数据,就像财务一样,这些数据用来提供给相关部门发现现存问题,给管理层评判决策用的,对数据的期望是客观准确,这才是质量部门存在的意义。

二、质量,作为管理的职能

质量的基本角色是管理。脱离了基本角色把辅助功能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无数的案例说明,如果把服务作为主要功能,质量管理部会变成质量处理部。作为质量管理人员,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怎样才能与现实妥协保证生存,切不可自废武功。

当然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站在经营的角度考虑质量,但绝对不能站在经营的角度去决定质量,换位思考和尽职尽责并不矛盾。

质量管理到底是干什么的,很多人心目中的质量应该是一个管理的角色,质量管理是一个带团队,听取各家意见做判断,监督执行并确认效果的角色。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个客户抱怨来了,质量的职责是确认抱怨的现象属实,然后确认该问题可能产生的环节,接下来召集相关单位开会,会上有相关部门确认此问题如果是自己部门的问题,那么可能产生的环节,不是让质量工程师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问下去,让各部门自己分析自己,然后自己调查自己。

质量的职责应该是建立这样一个团队,有了这样一个团队,持续改进,缺陷预防自然会形成。

质量的能力在于主持这样的会议,不是自己去分析问题。是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共同形成结论,这是沟通和领导技能。

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应该接近财务部门,标准,系统,记录,数据。

质量管理的地位要超然独立,从架构上来讲,质量属于运营系统中的一个职能,运营要对效益负责,结果注定了无法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依附于三大职能单位丧失了决定权,仅仅样子货而已。

三、质量,回到质量保证

其实质量的本质是不增值的,质量是警察,随着社会的进步,质量应该分散到其它职能中,这样才是回到根本来保证质量。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

未来的品质管理一定是从功能性向服务性过渡的。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

质量的品管职能被客户服务和产品工程师所取代。

从检验的角度来看:

自动化检验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的100%同步检验会大量增加,并更好地为源头改善提供数据和监控效果。

从供应关系的角度来看:

未来的质量管理的人员的工作重心,会转变为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

类似现在的SQE,但是角色更加进了项目管理的技术,他们会依据每个设计开发的产品及服务项目而工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cfg_dy in /data/wwwroot/huige.com.cn/footer.php on line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