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编制原则
工艺图和工艺文件是指导操作者生产、加工、操作的依据,对照工艺图,操作者都应该能够知道产品是什么样子,怎样把产品做出来,但不需要对它的工作原理过多关注。
工艺文件一般包括生产线布局图、产品工艺流程图、实物装配图、印制板装配图等。
1.按照一定的条件选择产品最合理的工艺过程(即生产过程),将实现这个工艺过程的程序、内容、方法、工具、设备、材料以及每一个环节应该遵守的技术规程,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称为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能够指导操作者按预定步骤的要求完成产品的加工过程。
2.工艺文件的主要作用如下:
a.组织生产,建立生产秩序;
b.指导技术,保证产品质量;
c.编制生产计划,考核工时定额;
d.调整劳动组织;
e.安排物资供应;
f.工具、工装、模具管理;
g.经济核算的依据;
h.执行工艺纪律的依据;
i.历史档案资料;
j.产品转厂生产时的交换资料;
k.各企业之间进行经验交流。
对于组织机构健全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来说,也正是各部门的职员与工作依据。
为生产部门提供规定的流程和工序,便于组织有序的产品生产;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工艺纪律的管理和员工的管理,提出各工序和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保证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质量管理部门检查各工序和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监督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生产计划部门、物料供应部门和部门核算开时定额和材料定额,控制产品的制造成本。资料档案管理部门对工艺文件进行严格的授权管理,记载工艺文件的更新历程,确认生产过程使用有效的文件。
根据电子产品的特点,工艺文件主要包括产品工艺流程、岗位作业指导书、通用工艺文件和管理性工艺文件几大类。工艺流程是组织产品生产必需的工艺文件。岗位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指南是参与生产的每个员工、每个岗位都必须遵照执行的。通用工艺文件如设备操作规程、焊接工艺要求等,力求适用于多个工位和工序,管理性工艺文件如现场工艺纪律、防静电管理办法等。
基本工艺文件是供企业组织生产、进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最基本的技术文件,它规定了产品的生产条件、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工具设备、调试及检验仪器、工艺装备、工时定额。一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组织管理所需要的资料,都要从中取得有关的数据。基本工艺文件应包括零件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
指导技术的工艺不同专业工艺的经验总结,或者是通过试生产实践编写出来的用于指导技术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专业工艺规程、工艺说明及简图、检验说明(方式、步骤、程序等)。
统计汇编资料是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的各种明细表,作为管理部门规划生产组织、编制生产计划、安排物资供应,进行经济核算的技术依据,主要包括:专用工装、标准工具、工时消耗定额等。
管理工艺文件所用的格式主要有:工艺文件封面、目录、更改通知单和明细表等。
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不应是随意的,应依据产品的生产特性、生产类型、产品的复杂程度、重要程度及生产的组织形式等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格式编制配套齐全,即应该保证工艺文件的成套性。
电子行业标准SJ/J10324对工艺文件的成套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了产品在设计定型、生产定型、钽电容样机试制或一次性生产时的工艺文件成套性标准。电子产品大批量生产时,工艺文件就是指导企业加工、装配、生产路线、计划、调度、原材料准备、劳动组织、质量管理、工模具管理、经济核算等工作的主要技术依据,所以工艺文件的成套性在产品生产定型时尤其应该加以重点审核。通常,整机类电子产品在生产定型时至少应具备下列几种工艺文件:
a.工艺文件封面;
b.工艺文件明细表;
c.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d.自制工艺装备明细表;
e.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f.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岗位作业指导书是指导员工进行生产的工艺文件,编制作业指导书,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为便于查阅、追溯质量责任,作业指导书必须写明产品(如有可能,尽量包括产品规格及型号)以及文件编号;
②必须说明该岗位的工作内容,对于操作人员,最好在指导书上指明操作的部位;
③写明本工位工作所需要的原材料、元器件和设备工个以及相应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④有图纸或实物样品加以指导的,要指出操作的具体部位;
⑤有说明或技术要求以告诉操作人员怎样具体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⑥工艺文件必须有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签字。
一件产品的作业指导书不止一张,有多少工位就应有多少张作业指导书,因此,每一产品的作业指导书要汇总在一起,装订成册,以便生产使用。
- 上一篇:连接器的基本性能
- 下一篇:电子元器件几种常用的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