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哪些?
实际测量中,产生测量误差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测量方法误差:
测量方法误差是指由于测量方法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包括:工件安装、定位不合理或测头偏离、测量基准面本身的误差和计算不准确等所造成的误差。
二、计量器具误差:
计量器具误差是指计量器具本身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各项误差,包括原理误差、制造和调整误差、测量力引起的测量误差等。这些误差的综合反映可用计量器具的示值精度或不确定度来表示。
三、基准件误差:
基准件误差是指作为标准量的基准件本身存在的制造误差和检定误差。例如,用量块作为基准件调整计量器具的零位时,量块的误差会直接影响测得值。因此,为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必须选择一定精度的量块。
四、测量环境误差:
测量环境误差是指测量时的环境条件不符合标准条件所引起的误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照明等不符合标准以及计量器具或工件上有灰尘等引起的误差。其中,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大。图样上标注的各种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都是以标准温度20℃为依据的。测量时应根据测量精度的要求,合理控制环境温度,以减小温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五、人为误差:
人为误差是指由于测量人员的主观因素所引起的人为差错。如测量人员技术不熟练、使用计量器具不正确、视觉偏差、估读判断错误等引起的误差。
- 上一篇:压力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 下一篇:机器视觉在精密零件领域的应用